最新动态 >
如何应对孩子叛逆、厌学、拖延、上网成瘾……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3-07-14 阅读数:
现在的孩子可能在物质层面营养很充足,但是在精神这个部分非常匮乏。
心理学提到需要充分交流,但这种交流需要建立在父母精神能量充足的情况下,才有可能有效。
很多妈妈会说,我跟孩子交流很好,每天都会抱他,给他讲故事。
很多家长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,其实心里是想着别的事情的,这是普遍现象,只是大部分家长还没有意识到。
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人工作像手机那样,只剩下1格电,这时可能连听东西、看东西都不太清晰了。
心里很烦躁,不能再吸收新东西,却还是会强迫自己做一些事情,这是现代人常见的惯性透支行为。
如果你是以这样的状态跟孩子在一起,那只是你的身体跟孩子在一起,心并没有跟孩子在一起。
我们成年人好像可以忍受或是已经习惯别人对我们的心不在焉,因为成年人往往是意识主导的。
但是对于孩子则不同,他们其实是心灵主导的。

如果当他周围的人的心都不在他这里,家长也好,老师也好,小伙伴也好,虽然都天天在一起,但他的内心是没有得到真正满足的,就可能会出现一种内心的匮乏感。
这种匮乏感会表现在各种方面,比如小孩子体质不良,容易感冒;胆小怕黑,不敢一个人睡觉;不愿意离开妈妈,非常依赖父母;贪玩、厌学、网瘾……
这些现代医学的症状、中医学的症状,或者心理学的症状都不是原因,是能量缺失的结果。
没有能量就需要补充能量。

从传统中医来说,这个世界的能量可以分成两种:一种是社会能量,一种是自然能量。
社会能量会让人浮躁起来,就是中医所说的“开”;自然的能量除了有“开”的一面,还有能够让人沉静下来的一面,就是中医所说的“阖”。
最好的充电模式,不是去看医生。
可以选择这几种方法:
跟大自然待在一起,但是要做到你的身和心都在那里,思想也放慢一点。
谨慎选择和你在一起的人,因为能量是互相影响的。
跟能够唤醒我们内在的事物相连接,比如催眠、静思、冥想……
以上方法可以快速地使能量回归到满格状态,让身心充满活力,但多少都有些局限性,更适用于临时急救的情况。
若想彻底改变,需要从心智程序上下功夫。
就像手机不持续频繁地充电,依然会很快把电量耗尽。但如果我们改变手机内核,换上储电量更大、耗电更慢的电池,这样即使再怎么消耗电也不会很快枯竭。
孩子内在的心灵成长很重要,当他改善了心智模式,接纳自己,重塑自信后,孩子便会自然而然地改掉所谓的“坏习惯”,学会爱自己,爱父母,更会爱整个世界。
来一场【用心、用爱、用心理学】为主导,以生命教育为底蕴的青少年心灵品格成长之旅吧!
切合当前青少年教育政策指向,倾力打造沉浸式、体验式体系课程,全程开展定制化、专业化心理素质训练。
结合心理学深度体验和深层支持,提升青少年的自主学习能力,激发自我潜能。
学会接纳情绪、表达情绪,做好自我情绪管理,增强校园人际关系中情绪处理技巧。
培养站在更高维度看资源的能力,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渴望和需求。
体验来自家族系统中爱的能量。增强父母和孩子的连接,让孩子学会爱与感恩!
心理师基本功训练 | 催眠疗愈 | 企业EAP服务
个体咨询
[抑郁焦虑/婚姻情感/ 亲子教育/人际关系/失眠厌学 等]

咨询电话|13880763638
网址 | https://m.czlxl.cn/
地址|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三街莱普敦中心3栋2单元11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