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动态 >
指责型人格:“我都是为你好”,如何与指责型的人相处?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2-21 阅读数:
让生命回归 | 启动爱 | 成为爱

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?他们特别爱指责、挑剔、咄咄逼人,对别人的行为过分评价、严苛,一旦发现过失、错误、缺陷等,就会进行过度的指责和批评。
这是指责型人格,也称责备型人格,属于轻度人格障碍。
他们的潜意识和意识焦点通常在负面,而动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感,他们的认知认为批评别人、纠正别人的“错误”是为了他好。
按照潜意识安全感的不同,指责型人格有两类。
一种是安全感较强型,会对周边的人特别是亲密人群进行大量批评;
另一个是安全感娇弱型,他对周边人的批评主要埋藏在心里。

其实生活中指责型人格无处不在:
有人在2024年新年宣誓道:我一定要努力奋斗,今年一定可以咸鱼翻身!
指责型人格者真诚地指出:咸鱼翻身,还是咸鱼!
有人手机掉地上,万幸手机没有摔坏,他很庆幸、很开心。
极端指责人格者会敏锐地察觉问题,并直言不讳告诉对方:手机掉地上没摔坏,说明你矮。
指责型人格的人随处可见,而作为当事人的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,反而他们会把自己的行为善意地贴上道德标签:耿直、细腻、周全……都是为了你好。

1
指责型人格的特点
在生活中,指责型人格会很真诚的指出孩子、伴侣、父母、密友、合作伙伴、下属的缺点。
普通人也会嘴上或内心批评他人,看到他人的缺点,但指责型人格指责的范围、频度超出正常范围。
虽然他确实是真心为别人好,但程度、范围、频度到了与环境适应不良的程度。
- 习惯责备他人
“要不是你,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。”
错误产生的时候,指责型人格下意识的反应并不是寻找原因,也不是弥补失误,而是先将自己抽离出来,避免自己的错误,将错误归咎在他人身上。

- 习惯上升到人格攻击
“这么简单都不会?你太笨了!”
“你们是我带过最差劲的一个班!”
“跟你在一起,我太倒霉了。”
无论是父母对子女的指责,还是爱人之间的责备,都会让彼此的关系一点点恶化,直到“对立”。
- 习惯“挑刺”
你做得好,他们不满意,也要“鸡蛋里挑骨头”。
孩子考满分,家长:“别得意忘形,你看这字七扭八歪丑死了,买个字帖练练。”
你做得不好,他们的火气会瞬间被引燃,并且将这怒火发泄在你身上。
- 习惯反着干
你提出了一个建议,他一定要跟你提出相反的意见。
指责型人格的人,不会轻易承认别人的意见,即使他心中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错的。
“不撞南墙不回头”,即使撞了南墙,也会谩骂“这堵墙真不长眼。”
和指责型人格相处,就像是怀里抱着枚定时炸弹,时时刻刻都绷紧了神经,小心翼翼,指不定哪一秒的哪个动作就引爆炸了。
无论是指责型父母,指责型伴侣,还是指责型友谊,都会让人感到压抑,痛苦。
长时间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,会过度消耗你的能量,不断压榨你的自信心。

2
指责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?
- 来源于父母,原生家庭的传承
子女的行为容易拷贝父母的行为。其中70%同性别拷贝,20%拷贝异性别父母。
如果父母是指责型人格,子女成为指责型人格的概率也非常大。
- 来源于过往生活经验
青少年时期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过多批评,自我潜意识的价值感就会严重不足。
父母虽然不是指责型人格,但可能追求完美,或者不顾孩子感受,对孩子有超乎于孩子自身条件的完美要求,导致孩子承受过度的批评和指责。
这些批评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失败创伤感,进入孩子潜意识,造成自我价值感不足。

没有价值就会对人生失去意义,这是很痛苦的,为了让自己生存下去,所以通过批评别人来提高自己的价值感。
他并不是有意进行的,而是在潜意识层面,成为了一种自动的减少个体焦虑的心理防御机制。
- 来源于工作环境
在社会中因为挑毛病得到了好处,长此以往形成的指责型人格。
比如质检、审核等通过找出问题的全面性,以此获得表扬、奖金、晋升、名誉等,导致挑毛病的行为得到了强化,形成“职业病”,泛化到生活中,慢慢也习惯在家里,在日常中也爱挑别人短处。

3
如何与「指责型」的人相处
在人际关系中,避免不了会和指责型的人同处一室,甚至有人的父母就是指责型人格,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,我们该如何用不被其影响的方式与他们相处呢?
- 建立关系边界
指责是一种缺乏人际界限的表现,一种试图侵犯别人的界限,控制别人满足自己的表现。
指责的人就像任性的小孩,越是妥协去满足他们,他们越是无法放弃理想化的防御机制。
你需要做的就是在你们的关系之中建立清晰的边界,不陷入他那“我很优秀,你很糟糕,没有达到我的需求你会更糟糕”的陷阱。
- 自己的情绪自己买单
指责型的人的要求,是一种试图让别人为我的情绪负责的不合理要求。
面对指责型人,你需要传递的是:
你很不错,但你需要自己处理情绪。如果是力所能及,我愿意帮助你;但是为你的情绪买单,这不是我的责任。让对方清楚知道你不是他情绪的垃圾桶。
我没有你期待的完美,不仅我不是完美的,你也不需要是完美的。

- 拥有强大的心理内核
当你内在的能量场足够强大,就不会被外界的人、事、物所影响,你就会清楚的知道,我相信自己是优秀的,相信自己在能力范围内能做到最好,对方的指责并不代表我不够好。
就像照镜子一样,镜子里的你看起来是有污渍的,可以抱有怀疑态度去思考:是镜子的问题?还是衣服的问题?还是我真的需要改变?
拥有强大的内核并非易事,首先你的内在需要有足够的爱去支撑,这份爱不是人人都能感受体会到的。
从小被温暖呵护养育的小孩,长大后,他的内核就很稳定,不会轻易被情绪左右选择。
彩之灵心理《幸福密码·生命导师》采用多种授课形式,极具实用性、独特性、专业性、简易性,支持大家获得内在的疗愈和成长。
心理疗愈线下公益沙龙
探索未知的自己
每周三晚19:00~21:00
限15人免费参加
看到生命运作的底层逻辑
发现困惑和苦恼等问题的根源
感受心理学的魅力与潜意识的智慧
掌握正确释放情绪的方法
与亲子/亲密关系相处的窍门

幸福密码·生命导师
1月27日-28日
发现问题根源、探讨解决方案
从理论出发,回归实践操作
由内而外,脱胎换骨
自我觉醒,涅槃重生

认识自己,接纳自己,突破并重塑自我,从而获得心智成熟,内核稳定,有宽厚的耐受力,以及由己及人的爱的能力,最终能让我们自由而深入地感知和享受生命。

成长是一种远行,也是回归。
如果你愿意,整个世界都会为你发光!